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yd12399云顶集团» 第九届“看中国·金目奖”颁奖典礼暨“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举行

第九届“看中国·金目奖”颁奖典礼暨“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举行

4月10日上午,第九届“看中国·金目奖”颁奖典礼在主会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202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在分会场重庆西南大学东方红会议厅同步举办。本次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主持。


向云驹主持颁奖典礼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苏丹驻华大使奥马尔·萨迪格,苏丹驻华使馆公使阿卜杜拉·萨蒂·阿卜杜拉,苏丹驻华使馆公使迈莫那·哈立德,苏丹驻华使馆武官伊玛德林,加纳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弗朗西斯·奥波库,波兰驻华使馆一等参赞科学与教育处主任嬴茉晏,苏丹驻华使馆参赞阿卜杜勒拉赫曼,缅甸驻华使馆武官奈明昂及夫人安妮邓姗,马达加斯加驻华使馆大使助理乔斯林,苏丹驻华使馆三秘蒙泽·阿卜杜拉,苏丹驻华使馆三秘哈德尔·默思纳,教育部国际司来华留学处副处长郑晗,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谷国庆,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任兼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人民网海外传播部主任刘慧,人民视频总编辑申宁,人民视频运营中心主任薛颂,人民视频运营中心经理夏紫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原主任王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教育节目部副主任那尔苏,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常务副总经理王新玲,日本电影导演协会国际委员、中日电影节艺术总监李缨,非中十国合作委员会主席徐俊君,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卢雅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吴玉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刘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卓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胜兰,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社科处副处长田晓刚等出席颁奖典礼现场。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和会林文化基金联合主办,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是一项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迄今已举办十二届。2014年,“看中国”项目设置“金目奖”,旨在对本年度中具有敏锐眼光和深刻洞见的优秀作品予以特别表彰,至今已举办八届。


孙红培在致辞中表示,“看中国”项目设立“金目奖”,以独特的文化发现视角、出色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良好的中外合作精神为三大指导标准,奖励了一批批优秀外国青年影像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使得“看中国”项目成为一道亮丽的中外文化交流“彩虹桥”。孙红培提出了对于“看中国”项目未来的期待,希望中外青年今后能继续保持联系和沟通,做文化交流传播的青年使者,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同时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间的了解,促进中国与各国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孙红培致辞


黄会林介绍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具体情况。“看中国”项目创办于2011年,至今已走过十二个年头。截至2022年,来自五大洲101个国家78所海外高校的895名外国青年共完成854部纪录短片,斩获157项国际性奖项,在5大洲28国展映,出版系列书籍13种,被300多家中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


黄会林致辞


黄会林先生总结2022年“看中国”,其创作单元包含四项主题:一是“在华留学生看中国”单元,深入挖掘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风华、风尚、风光”故事。二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稻米”单元,组织了巴西、西班牙、印度、日本、马达加斯加五国12位外国青年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拍摄了5部纪录短片,同时在重庆、辽宁、广东、山东、浙江组织完成了7部关于“稻米文化”的作品,最终剪辑一部85分钟纪录片。三是为“北京冬奥会”主题量身打造“外国青年看冬奥”单元,拍摄完成3部独具“Z世代”风格的冬奥短片。四是继续推进“看中华·港澳台青年影像计划”。总体来看,2022“看中国”项目呈现出“编创感受升级”和“十年精华献礼”两大亮点。新的一年,“看中国”将继续本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原则指导外国青年创作。


第九届金目奖终评评委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教育节目部副主任那尔苏介绍本次评奖情况。本届“金目奖”从2022年度“看中国”项目产生的100余部影片中进行评选,通过10位海内外专家认真研讨,产生一等奖影片1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6部,“最佳文化发现奖”“最佳艺术表达奖”各1部,特别奖2部,并设有“最佳组织奖”。那尔苏表示,“看中国”项目的核心价值是促进“民心相通”;核心要义是外国青年的“看”;核心理念是亲历亲至,是感性、直观、接触、互动、交流、对话、情感;核心方法是影像,以纪实影像的形式来“看中国”。


那尔苏致辞


“最佳艺术表达奖”颁给博茨瓦纳导演马乐闻(Mamelang)拍摄的《稻之旅》(A Journey To Rice)。博茨瓦纳留学生马乐闻来到稻米种植历史悠久的连山县黑山梯田,用镜头记录下了朴素美丽的乡村生活,她将看见米、播种米的经历写在信中,成为一颗小小的种子,播种到更遥远的地方去。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常务副总经理王新玲宣读颁奖词。


王新玲为《稻之旅》宣读颁奖词


“最佳文化发现奖”由尼泊尔导演阿尼尔(Anil Raj Shilpaka)拍摄的《口弦之音》(The Sound of Kouxian)获得。来自尼泊尔的阿尼尔独具慧眼,走进大山深处,探访彝族人民不可割舍的“会说话的伙伴”。青山环绕的解放村中,彝族口弦与尼泊尔口琴的交响和鸣,涤荡了每一位听者的灵魂。日本电影导演协会国际委员、中日电影节艺术总监李缨宣读颁奖词。


李缨为《口弦之音》宣读颁奖词


《稻路》(Bound by Rice)等六部影片分别获得金目奖三等奖。苏丹驻华使馆大使奥马尔·萨迪格先生,加纳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弗朗西斯·奥波库先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原主任王甫先生,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卢雅君女士,人民视频总编辑申宁先生,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谷国庆先生宣读颁奖词。《贝贝相传》导演、中国海洋大学苏丹留学生霍山(MOHOMED TAHA MOHOMED SALAH)到达现场,接受了苏丹驻华大使奥马尔·萨迪格颁奖。奥马尔·萨迪格大使对“金目奖”颁奖典礼表示祝贺,他认为,各国青年导演在“看中国”项目中展现了其知识、技术、艺术,譬如苏丹青年拍摄的《贝贝相传》,就聚焦于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通过一枚枚小小的贝壳,展现自然之美与匠人之艺的融合,让古老的传统与最新的风尚相遇。大使表示,期待未来“看中国”项目会吸引更多的青年导演参与到文化交流中来,展示其创意和创作。


奥马尔·萨迪格为《贝贝相传》宣读颁奖词并为导演霍山颁奖


弗朗西斯·奥波库为《流动的武汉》宣读颁奖词


王甫为《稻路》宣读颁奖词


卢雅君为《写给爷爷的一首诗》宣读颁奖词


申宁为《阳光落在种子上》宣读颁奖词


谷国庆为《一粒米的回家路》宣读颁奖词


加纳参赞弗朗西斯·奥波库在致辞中表示,中加一直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虽然中国与加纳相隔万里,但是两国友谊深远,关系紧密。他强调,“看中国”不断加深着中加两国的联系,加纳青年拍摄的《流动的武汉》则生动展示了两国的亲密友谊,展现了文化交流的至关重要。目前加纳得已建立两所孔子学院,进一步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在加纳的传播,希望未来与中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进行更加深化的合作及往来。


《稻之旅》(A Journey To Rice)等三部影片分别获得金目奖二等奖。教育部国际司来华留学生处副处长郑晗,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任兼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人民网海外传播部主任刘慧宣读颁奖词。


郑晗为《稻之旅》宣读颁奖词


齐彬为《福荫》宣读颁奖词


刘慧为《寻·峡》宣读颁奖词


《冬奥小号手》(The Winter Olympic trumpeter)获得第九届“金目奖”一等奖,尼日利亚青年导演安东尼(Ovie Antonio Obebe)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冬奥会开幕式小号手朱德恩的背后故事。记录祖孙三代对音乐的坚持与理解,台上绚丽,台下精彩,他们与驰骋在赛场的奥运健儿们,一起演绎冰雪运动的魅力,一起向未来,影片生动精彩,富有张力,深切回应了年度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副书记孙红培宣读颁奖词。


日本导演小川夏果拍摄的《大米之歌》和马达加斯加导演Minosoa拍摄的《杂交水稻》(The Hybrid rice in Madagascar)获得第九届“金目奖”特别奖。在他们的影片中,“大米”是文字、是歌谣,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两国友谊和文化沟通的见证者,更是爱与和平的希望。马达加斯加驻华使馆大使助理乔斯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王卓凯宣读颁奖词。乔斯林表示,2007年以来,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马达加斯加能够种植5万公顷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技术实施十年后,马达加斯加的水稻产量居非洲之首,成为第一个完成从选种、播种、转化到销售这一完整产业链的非洲国家。影片《杂交水稻》以杂交水稻为主题,为青年人和马达加斯加的未来描绘了美好蓝图,从而为国家带来了荣耀。他以全体马达加斯加人民的名义,感谢所有为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王卓凯为《大米之歌》宣读特别奖颁奖词


乔斯林为《杂交水稻》宣读颁奖词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肇庆学院、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西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获得第九届金目奖“最佳组织奖”。在2022年的“看中国”项目中,各院校展开高效率的组织工作,配备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注入人力、设备、文化等多方资源,共同确保了“看中国”的顺利开展,身体力行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黄会林为以上高校宣读颁奖词。


“金目奖”颁奖典礼合影


在重庆西南大学分会场,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外推广局刘玉婷,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胥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党委书记严怡,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虞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永利,重庆市各区县领导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相关部门代表,加拿大著名导演、制片人佐兰·德吉(ZORAN DRAGELJ),宋·克里斯汀·佳(CHRISTINE JIA SONG)两名外方指导教师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看中国·重庆行”负责人虞吉主持。


4月12日至17日,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牙买加5个国家的8名外国青年将深入重庆涪陵、北碚、永川、南川、潼南、武隆、城口、巫溪等区县,围绕涪陵榨菜、唐门彩扎、松溉古镇、南川茶树、杨氏民居、后坪山歌、方斗农家、巫溪烤鱼等选题进行拍摄,以“民居·民歌·民风”为主题进行影像创作,用影像展示多彩重庆和美丽中国。


“重庆行”启动仪式合影


十二年来,“看中国”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诠释了文化交流的价值,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理解、尊重与包容,在全球彰显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023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年度主题为“民居·民歌·民风”, 将于东西南北中11省市展开拍摄活动。“民居·民歌·民风”主题具有民俗学、人类学的选题意义,蕴含“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精神内核。同时,“看中国”还将在国内外开展“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中国茶文化”主题拍摄。此外,2023年成都大运会举办之际,“看中国”还增设了“看大运”特别单元,以记录下外国青年与体育精神碰撞出的火花。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