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统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理论论断为新时代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指导。现阶段,着力做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2年9月,为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办学优势,引领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牵头校以及教培中心和教育集团等多方共建,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共同体。两年来,作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学科共同体成立始终坚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教研机制和育人机制,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领全学段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着力开启新时代思政课发展的新征程,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上,共同体紧密围绕搭建学科平台、创新教研机制、完善育人体系、加强媒体宣传等方面为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深入发展贡献北师大智慧。
一、搭建学科平台,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工作体系
学科共同体坚决落实学校提出的“理念共识、资源共享、成果共生、质量共建、发展共促”宗旨精神,充分发挥了名校名师的教学导向和科研引领作用,组织围绕优师成就工程、英才拔节工程、学术成长平台、师生研学实践、木铎金声讲坛、学校提升工程等六大版块66个项目。 学科共同体借助“强师在线——高师基础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公益平台”实现云端共研共享,依托牵头校开展线下集中研修研训。在创新集团化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双向协同作用下,充分依托现有教育教学平台,通过开展专家学者报告、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研会、“我眼中的二十大”和“我眼中的家乡”中学生微视频展示活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思政学科共同体年会、“思享先声”理论讲座、名师教学分享会等一系列活动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丰富的思政学科资源与各附属学校实现共享,助力中小学思政课发展。
学科共同体不断拓展实践研究基地,为实际工作开展不断搭建畅通的渠道。在北师大附属中学、北师大淮安实验学校、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三所学校设立北京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在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北师大平果实验学校、北师大汉中实验学校设立北京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过程中,学科共同体依托研究和实践基地逐步开展学术研讨、学生实习、红色研学、实践调研等活动,充分利用研究和实践基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实践经验,为研究成果提供广阔的运用空间。
学科共同体举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将专题讲座、圆桌论坛、分组讨论、实地研修相结合,与全国各地附属学校一线教师深入探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路径,系统阐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学理基础,积极引领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北师大方案。
二、创新教研机制,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升教研水平
学科共同体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重点围绕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教研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深入了解一线思政课教学实际情况,举行了一系列线下调研座谈会,深入了解一线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认知,系统了解不同地区思政课建设情况。在江苏淮安开展学科年会时,在北师大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宣城附属学校、北师大汉中实验学校和北师大平果附属学校等校入校指导时,在青海地区与当地高中进行交流座谈时,学科共同体利用可触及的机会调研中小学思政课开展情况,充分把握各学段思政课开展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更新学科共同体的活动方案,使得活动方案更接地气、更切实际。
学科共同体参与举办第八届“励耘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积极配合大赛组委会工作,推进课赛有序进行。同时,还派出了一支由4位学生组成的“马院青年小分队”前往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4位志愿者不仅投身课赛评审、会务筹备、课赛采访等工作,为课赛的顺利举办贡献了力量,还在学习、工作和观摩中以“思政人”的视角切身感受和思考着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要义。
学科共同体通过课程化、常态化的“云端教研”,联动学科专家、区域教研员与基础教学学校一线教师,以主题分享、课例研讨、听评课、同课异构等形式开展了48场活动,聚焦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前沿问题、思政课标解读、思政教育心得、思政教学方法等内容,主题涵盖单元教学、学科融合、中高考备考专项指导、学科专题指导等,为附属学校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专业化、系统性的指导。截至目前,累计服务一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6000余人次,有效引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共同体为保证教研活动实效、切实提升思政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师素养,开展了针对不同学段思政教师的“一师一课”精品课例征集活动。通过教师课堂实录、专家匿名评审、线上分享点评等环节为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提供了坚实保障,着力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思政教师教学能力与素养。依托于精品课例的征集活动,共同体还在各学段云端教研环节通过设计安排课例教师主讲、专家点评分析、参会教师交流等流程进一步打磨课例,使得云端教研形成双向互动,加强教研实效。学科共同体为扩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学科视野、提升一线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推出一系列围绕中小学思政课的“思享先声”主题讲座,邀请一线优秀思政课教师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专题授课和交流,不断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贡献北师大智慧。两年内,共开展27场“思想先声”主题讲座,观看量达10000余人次,主讲嘉宾涵盖大学专家学者、基础教育管理者、一线思政课教师等多个群体,从新课标新教材的解读、教学方法的分析、新时代青年的特征等多个视域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三、完善育人机制,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工作中,学科共同体高度重视学生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新时代学生的青春风采,2022年,学科共同体面向所有附属学校开展“我眼中的二十大”——青少年微视频展示大赛,号召中小学生用优秀的作品献礼党的二十大,活动共收到来自50个学校的150余份作品。2023年,学科共同体面向所有附属学校开展“我眼中的家乡”——青少年微视频展示大赛,号召中小学生用优秀的作品展示家乡在新时代以来的发展变化,擦亮家乡的红色地标,传承家乡的红色基因。截至目前,活动共收到来自20余所学校的近百份作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发展或时事热点的关注与思考。
学科共同体充分依托北师大马院,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编撰了一系列面向中小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读本、四史教育辅导用书以及思想教育通俗读物,为帮助中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感知信仰力量提供了有效素材。2024年1月5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新时代讲给少年听》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大象出版社三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及丛书出版工作。王炳林教授领衔主编的《新时代讲给少年听》丛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缺乏的不足。此外,针对中小学思政课面临教学素材短缺的问题,学科共同体在学校的组织和带领下,师生共同参与、立足专业优势、发挥理论强项,正在制作一批可推广、可复制使用的教学资源,为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作出了实际行动。
四、加强媒体宣传,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北师大方案”进一步落地
学科共同体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共党史党建等领域的协调优势,并注重与我校教师教育、教育学研究等优势学科相结合,努力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北师大方案”。成功的经验与科学的方案在推广分享中才能不断得以检验和完善。为此,学习强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中青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均对学科共同体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探索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学科共同体在相关工作中取得经验及成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国家重大的教育战略部署,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要求和系统安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师大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共同体将继续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系统回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总结形成的历史性经验,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问题导向、战略意识,更好地发挥思政育人的合力效应,深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北师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