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yd12399云顶集团» 北师大师生赴美参加首届中美纪录片论坛

北师大师生赴美参加首届中美纪录片论坛

10月11日,首届中美纪录片论坛在美国洛杉矶开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与美国同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师生一起,用纪录片交流文化,沟通人心。


开幕式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文学部院长、著名汉学家史嘉柏教授(David Schaberg)表示,纪录片用富有启发性、艺术的方法反映真实,和世界范围的观众分享感受世界的方式,不论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是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在这个特殊时刻这样的分享格外重要。


1571192096290015486.png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文学部院长、著名汉学家史嘉柏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认为,对当下最直接、生动、有效的记录无疑是纪录片,不同种族、区域、职业的人进行交流,因为交流消除误解和偏见,纪录片是比说话、文字更加有效的交流方式。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纪录片建立中美学术交流、人文交流的渠道。


1571192821466057790.pn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发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总馆长辛尼·斯提欧(Cinny Steel)认为现在中美关系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好,是时候通过纪录片让我们的关系更紧密。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纪录片是电影的核心,因为它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图书馆、资料馆通过保存纪录片来保存时代的样貌。


1571192850542076033.png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总馆长辛尼·斯提欧发言


国际纪录片协会前会长、著名电影导演海瑞森·英格(Harrison Engle)先生表示之前没有看过如此之多的中国纪录片,中美展映让他看到了多样的纪录片,开阔了眼界,并且本次活动有机会让中美两国对纪录片喜爱和关心的人交流观点,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现在中美关系比较复杂,例如中美贸易谈判,但是通过纪录片的交流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中美双方都需要向对方学习,观看双方的影片是了解彼此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1571192902324045258.png

国际纪录片协会前会长、著名电影导演海瑞森·英格发言


开幕影片《零零后》掀起了此次中美纪录片交流的高潮。《零零后》是北师大张同道教授带领团队拍摄的一部纪录电影,它所讲述的恰好是一个中美文化交融的故事。电影跟踪记录了两位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的成长历程,在中国院线上映后引起家长的热烈追捧,也引发关于教育的思考。电影里的两个主人公目前都在美国读书,男孩池亦洋高大威猛,从幼儿园里的孩子王、小学里的差等生到中学爱上橄榄球,找回自信,现就读于密苏里高中,正在申请大学;女孩柔柔美丽开朗,14岁来美读高中,遭遇了中美文化碰撞的阵痛,今年秋天她刚刚进入普渡大学攻读教育专业。电影放完后,出乎观众预料的是,电影里的两位主人公从幕后走上舞台,和观众交流。观众纷纷向主创进行提问,其中有电影导演、学者、纪录片爱好者、零零后学生、普通父母。


20191017157127343130001391.png

《零零后》展映现场


1571193013890091773.png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同道教授


1571193053009035793.png

《零零后》展映现场观众


一位美国观众说,这是一个美好、动人的故事,不像好莱坞影片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他问怎样拍到这些故事?张同道教授说,任何一个精彩的故事都是瞬间的事情,但是等到这个好的故事可能需要十天、五十天,大量的素材是无效的、不精彩的,如同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用在片子里面的是精彩的。故事片是编剧编出来的戏剧,纪录片是时间编出来的戏剧。


制片人樊启鹏副教授说,这个项目是2006年开始拍摄的,当时我跟着张老师读博士生,2007年我毕业留在北师大担任教师,我的身份一直在变化,也一直在参与这个项目的不同工作,也在项目的过程中成长、学习做纪录片。


1571193114201034882.png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樊启鹏副教授


主人公柔柔表示,纪录片已经拍摄了12年,自己已经习惯了,有人拍摄我的生活这件事我觉得很好。我只记得一部分童年发生过的事情,我很荣幸我的童年通过影像的方式被记录下来。


1571193154977081826.png

《零零后》主人公柔柔


主人公池亦洋表示,很多人通过《零零后》看到了我的小时候。我很多小时候的事情都不记得了,第一次电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小时候竟然做过这样的事情。在影像中看到自己感觉很神奇。


1571193200791018404.png

《零零后》主人公池亦洋


《零零后》的成长故事,让观众体验到中美文化碰撞的疼痛,也隐喻了新一代所面临的国际化前景。这也正是中美纪录片国际研讨会举办的意义之所在:零零后一代人需要跨越文化隔阂,融合文化资源,在国际化世界里追寻自己的未来。


20191017157127348501808532.png

《零零后》展映现场合影


10月12日,中美纪录片国际研讨会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行。


1571193296206057656.png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同道教授(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白睿文教授(右)主持活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白睿文教授(Michael Berry)是此次活动美方学术主持人,曾出版关于贾樟柯、侯孝贤电影的著作,翻译了《活着》《长恨歌》等小说。


20191017157127353256601665.png

研讨会现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电影和电视学院戏剧系副主任肖恩·梅茨格教授(Sean Metzger)是一位跨文化研究专家,曾发表关于中国电影与表演的学术论著。


1571193385435050938.png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电影和电视学院戏剧系副主任肖恩·梅茨格教授


他们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和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一起主持学术研讨会。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尔湾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宜文教授、杨乘虎教授、樊启鹏副教授、陈刚副教授等17位学者与博士、硕士研究生围绕中国纪录片展开讨论。


1571194740979087527.png


1571194762136045329.png


1571194776456063180.png

学者与学生发言


10月10至14日,《毛坦厂的日与夜》《人生一串》《岗拉梅朵》《四个春天》等中国纪录片作品,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了展映。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杜克雷院长(Clayton Dube)、南加州大学政治系骆思典教授(Stanley Rosen)主持了南加州大学的放映活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主任张英进教授主持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放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宜文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杨乘虎教授与樊启鹏、陈刚副教授等出席了在三校举行的放映活动,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20191017157127374111509455.png

USC《毛坦厂的 日与夜》放映现场


20191017157127388370209809.png

UCLA《岗拉梅朵》放映现场


20191017157127391595601290.png

UCSD《人生一串》放映活动


首届中美纪录片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纪录片美国名校展映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文学部、中国研究中心、东亚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美国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东亚图书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图书馆联合主办。北师大戏剧影视学科创建于1992年,2016年被评为教育部双一流、A+学科。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准,2018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胡智锋院长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文学部史嘉柏院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从2019年开始举办中美纪录片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纪录片美国名校展映活动。本活动得到了北师大科研院大力支持。


纪录片是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形态,让生活在地球不同部位的人群透过纪实影像互相理解,增进友谊,沟通思想与情感。中美两国高校携手举办纪录片学术研讨与观摩展映,从学术层面促进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将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相处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