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杨小敏:不能让伪教育专家大行其道

[观点]杨小敏:不能让伪教育专家大行其道

最近,网络社交媒体上所谓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用尺子打手心,让男孩亲手砸碎自己心爱的手工模型,在房间里安装监控摄像头,让女孩将自己的玩具和漫画书都扔进垃圾箱等视频,引发社会关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介入调查,一些媒体表示不能让这种“教育专家”再招摇撞骗下去。


如网络评论所说,视频中的内容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没有体现出对青少年个体的基本尊重。无视青少年兴趣和尊严的打压式训斥,极具心理伤害性,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行为。其实,事件之所以发生,有多重因素使然。一个重要因素是优质家庭教育服务和家庭教育资源的短缺,也没有形成为家长提供有效教育支持的体系。


当然,也有人提出强化对教育相关自媒体的监管,加强对从事家庭教育的组织或个人的管理。但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家长对真正专业的家庭教育行为的辨识能力显得不足。关于家庭教育,许多人对其专业性的认识并不深入,多数家长的教育行为往往基于自身的教育经历、经验和感受,甚至一些似是而非的传闻,以致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不知如何科学应对,抑或在教育方法上南辕北辙。


面向未来,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进行人和人才的培养,必须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而立德树人,家校社合作共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规律使然。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当下,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效,全面提升民众的教育技能是关键。否则,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和事件还会发生,并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教育焦虑。


那么,如何提升民众特别是家长的教育能力?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整合多方专家力量,让民众了解教育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知晓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争取民众的有效参与和理解支持。


在思想观念上,政府部门要意识到民众知识水平在人才培养、政策落实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整合有效资源,发布建议,支持民众获取教育知识,让其意识到家庭的育人功能和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主动学习并参与到家校社协同育人之中。


在行为主体上,建立包括政府教育相关部门、教育团体、高校学者、社会人士在内的组织,形成一支专业、权威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和心理领域知名学者及智库机构的作用,进行教育理论和政策实践话语体系的普及性转化。


在方式方法上,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开展民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志愿者组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社区等的作用。积极利用各种传统媒介和信息时代的各种新兴媒介,如读物、书籍、讲座以及短视频等,营造社会化的教育知识普及平台。借助现代化技术载体,如微信公众号等,抓住群众目光、满足群众需求、贴近群众生活并考虑群众认知水平、知识体系、工作特点、地区差异、群体差异以及个体差异,真正将民众教育知识普及落到实处。


另外,也要在激励机制上进行探索,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举办家校沟通活动,开展教育专家讲座,让民众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和激励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公益讲座,开展公益活动,传播教育知识,鼓励专业的社会教育机构介入家庭教育,对表现优异的组织或个人给予表彰。


原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09日02版;作者杨小敏,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5/09/content_638853.htm?div=-1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