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刘卓异:这个从未见于历史记载的古国,是西周时期各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缩影

[观点]刘卓异:这个从未见于历史记载的古国,是西周时期各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缩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陕西宝鸡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等地,考古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发掘,使得从未见于典籍记载但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弓魚)(注:弓魚为一个字,读yú)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弓魚)国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虽位于周王朝统治腹地,却呈现出氐羌文化、古蜀文化和华夏文化融汇交错的文化面貌,是西周时期各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缩影。




茹家庄2号墓出土的女子青铜人像(上头,来源:《宝鸡弓鱼国墓地》)使用三叉形发饰,与成都战国墓出土的嵌错铜壶花纹(下图,来源:《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相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陕西宝鸡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等地,考古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发掘,使得从未见于典籍记载但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弓魚)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弓魚)国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虽位于周王朝统治腹地,却呈现出氐羌文化、古蜀文化和华夏文化融汇交错的文化面貌,是西周时期各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缩影。


(弓魚)国位于今宝鸡市渭水两岸。这里是早期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在西周王朝建立后仍然是周人的腹心之地,生活着大量王室贵族和王朝公卿。(弓魚)国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从器型、纹饰到铭文都与西周关中地区华夏贵族的青铜礼器别无二致,属于当时的主流文化。但(弓魚)国墓地的很多遗迹和遗物也有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显然与华夏文化有不同的来源。


比如,(弓魚)国墓地大多数墓葬的墓圹、棺椁都呈现出头宽足窄的倒梯形,而典型的周人墓室和棺椁都是头足等宽的长方形。(弓魚)国墓地墓葬的填土或椁室内常常发现椭圆形花岗岩砾石块,即通常所说的河卵石,而这在周人墓葬中极少出现。(弓魚)国墓地还出土了大量马鞍形双耳陶罐,这种器物基本不见于中原墓葬。


梯形墓葬、砾石随葬、马鞍形双耳陶罐,这些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把目光往西,投向寺洼文化,答案就很明显了。寺洼文化是分布在甘肃中部及东南部,时间大约从商代晚期延续到春秋初年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这种文化最典型的器物就是马鞍形双耳陶罐,头宽足窄的倒梯形墓圹、以砾石随葬等现象在寺洼文化中也很常见。考古学家夏鼐、俞伟超都认为,寺洼文化在族属上应当是氐羌民族。也就是说,(弓魚)国墓地出现了明确且丰富的氐羌文化元素。


(弓魚)国墓地中发现的多件颇有特色的青铜车(車元))(注:車元为一个字,读 yuè ))饰,也能印证其与氐羌的关系。(車元)是一种车马器,一般套在车辕前端,常常雕刻成不同的形象以作装饰。(弓魚)国墓地出土的车(車元)饰雕刻成了披发纹身的人物形象。这种形象在华夏文化中并不多见,但与文献中记载的西戎“被发衣皮”(《礼记·王制》)的形象比较吻合。


(弓魚)国墓地中不仅有氐羌文化元素,古蜀文化的色彩也十分鲜明。周代的贵族多兼具武士身份,因此下葬时常常随葬青铜兵器,(弓魚)国的贵族也不例外。当时最常见的主战兵器是戈,在(弓魚)国墓地中同时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戈。戈用于攻击的部分被称为“援”,(弓魚)国墓地中既发现了中原常见的长援戈,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三角援戈。这种锋刃部分呈三角形的戈,被老一辈金石学者和考古学者称为“蜀戈”,基本见于蜀地和汉中,也就是古蜀文化分布和影响的区域。中原华夏文化的遗存中很少见到“蜀戈”。可以说,“蜀戈”是古蜀人群最显著的文化符号之一。


(弓魚)国墓地中最常见的一类陶器是尖底陶罐,很多墓中还出土了同样形制的尖底铜罐。但是,周原地区甚至丰镐、洛邑的周人墓葬中,基本见不到这种尖底罐,在四川盆地早期古蜀遗址中却发现了很多类似的尖底陶罐,这是早期古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陶器类型之一。


除了发现大量的三角援戈和尖底陶罐这类古蜀文化的典型器物,(弓魚)国墓地出土器物中表现的人物形象也与古蜀人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茹家庄2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女子青铜人像,她的发式十分特别,是将三叉形发饰固定在隆起的发髻上,并在脑后编成发辫。这种三叉形的发饰,也见于四川成都百花潭中学战国墓出土的嵌错铜壶花纹。在花纹第一层的右下方,有几位采桑的女子,其中最右边一位女性的头上就有这种三叉形发饰。这是具有浓厚的古蜀文化色彩的特殊发式。


那么,氐羌、古蜀和华夏文化为什么能在(弓魚)国交融呢?在《尚书·牧誓》中,或许能找到答案。书中记载了跟随武王伐纣之师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蜀”与“羌”赫然在列。周人兴起的地方在宝鸡一带,这里被称为“周原”,距离氐羌活动的区域非常近,且无明显的地理阻隔。因此,周人在兴起时向西扩张,收服氐羌的一部为己所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之间确实有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周人或许难以和四川盆地的古蜀人群建立直接联系,但早在商代后期,古蜀文化就已经扩展到汉中地区。考古工作者在汉中的城固、洋县等地发现了大量三角援戈、尖底陶罐,说明这里也是古蜀人生活的地方。因此,关中的周人与汉中的蜀人建立起联系,相对而言就容易多了。


参与牧野之战的蜀人与羌人,可以说是周人争夺天下过程中的“从龙之臣”。周王朝建立后,这批人被分封在周原膏腴之地,与周王室和王朝公卿共同生活在宗周王畿的核心地带。他们作为生活在华夏文化核心区的周王朝封君,深刻地浸染了华夏文化,与此同时,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并未完全磨灭,而是与华夏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缤纷和谐的文化面貌。(弓魚)国墓地中同时呈现出氐羌、古蜀和华夏文化,正是民族融合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迹。


原文作者刘卓异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讲师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436817493627734116&item_id=12436817493627734116&reedit_timestamp=1679549623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