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美术与设计系执行承办的“美术馆与公共美育——2023里仁为美•共创未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论坛”在京师大厦召开,论坛通过微信直播。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天津美术馆等12所美术馆、博物馆的负责人和专家、策展人,他们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就“美术馆公共美育的多样探索”“美术馆资源开发与创新型策展”“美术馆与美育人才培养”“美术馆与中小学美育”四个议题进行探讨,通过主题报告和专家对谈形式,共谋美术馆与美术教育、公共美育的创新发展,共话人才培养之道,共创文化教育强国之梦。论坛还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甄巍美育工作室、通识性美术教学传播虚拟教研室、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和平台的支持。会议得到了参会专家学者、听众的一致好评,纷纷认为会议议题贴近当下,内容丰富,特色突出,达到了思想交流碰撞的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副教务长汪明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副教务长汪明在致辞中表示,美育在成就人、感染人、塑造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方面。美术馆、博物馆沉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艺术精华,是公共文化的集中展现,是进行美育的优秀平台。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精神,我们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将美育在社会和学校两个轨道上深入实践、不断探索。此次论坛邀请全国知名的美术馆、博物馆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分享经验,就是希望让学校培养的人才得到美术馆、博物馆的助力,飞得更高;让美术馆、博物馆得到学校教育的协同,行得更远。新时代美育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价值遵循,努力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希望不同领域的专家、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交流沟通,打造出互惠互助、互通有无的美育学术平台,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美育赋能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万鸣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万鸣先生致辞表示,美育已成为博物馆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之一,美术教育、美育对人有至深至远的影响意义。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巨大,应该承担起传递美育理念的使命,不断提醒自己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承担文化责任,不负新时代文博工作者的使命,将更好的文化服务带给更多的人。他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打造面向社会和未来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多层次国际合作方面的实践成果,并对美术馆、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探索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将“馆校合作”的美育模式不断创新实践,将更加多元、丰富、专业的文化艺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青年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营造与年轻观众深度互动的环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与观众深度沟通,搭建出更加开放、智能化的展览环境;第三,借助互联网拓展博物馆服务的观众群体和知识场景,使美术馆、博物馆获得更多热度的同时,加快文化传播的速度,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希望校馆合作探究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美育的濡染和浸润。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认为,推动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遵循新时代、新精神、新美育的特点与规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立德树人。其次要面向全体、分类指导,构建特色美育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重点关注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美育发展。最后要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建立互通互动互联的美育机制,促进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整合各方面资源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推动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的实际行动为新征程开局起步。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王卓凯
本次论坛的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卓凯研究员对各方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不仅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导向,也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美术馆、博物馆与美育的结合,有助于推动优秀文化资源面向大众、服务于人民,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次论坛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美术馆与公共美育”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多元合作的平台,探讨美术馆在社会美育、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践,促进高校与美术馆之间的合作共建。让新时代的美育工作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强师工程的重点任务,服务于新时代文化教育事业的新使命。学院也诚邀校内外有志于推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研究者、管理者、一线教师和未来从业者们,一起凝聚智慧与力量,共同创造“立美育人,向美而行”的新时代美育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表示,公共美育有别于学校美育,更加注重通过参与式、互动式、建构式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提供更多元的文化艺术体验,改变、提升对美的认知和态度,但同时公共美育和学校美育又不可割裂。通过公共美育,将美术馆的展览、公共教育等内容和我们日常的生活美学结合起来,自然而然成为美育的一部分。本次论坛为探索艺术教育和公共美育新路径搭建了多维交流平台,我们希望建立社会美育资源与学校美育的联结机制,通过沉浸式的美术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美术馆、博物馆的环境中理解文化与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我们的艺术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潜能,注入艺术精神与气魄,深化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相信美术馆、博物馆与学校的双重互动,“艺术传媒”与“继续教育”的强强联合,会拓展“艺术科研促发展”新思路,引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专业化的创新。
主题报告第一场
主题报告第一场“美术馆公共美育的多样探索”由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教授主持。
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洪亮以问题为引提出:今天美术馆的核心目标是要服务于公众的,那怎么来完成?如何服务公众呢?他以北京画院、湖南省美术馆共同策划的齐白石画展为例,具体阐释了艺术作品和展厅如何达成和谐的公共教育空间的建构。齐白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家,但策展如何进入一个大众熟知的艺术家认知体系中陌生感的建构?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齐白石对生活细节极度的观察,比如对各种蛐蛐儿的研究,什么是能斗的,什么是能叫的,展览策划把其中故事放大,营造了一种细致的、接地气又系统化的体验,在这样的体验中,观众无论老少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的生成,而在展览中形成的共同话题本身就是展览很重要的部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教授以《智识共同体:美术馆数字化时代的策展与挑战》为题,分别介绍了数字化时代浪潮的到来、美术馆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虚拟策展成为新的策展方向、后疫情时代加速了美术馆数字化的浪潮、虚拟美术馆的诞生与挑战、智识和新认知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智识系统的实践等方面的思考。他认为互联网及其衍生的设备已经直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虚拟展览的出现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在数字化状态下,美术馆策展的本质会随着美术馆的系统更新而变化,而我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构建以创造力推动为主体的知识系统。疫情的到来更加速了数字化时代的进程,也缩短了认知数字化的时间。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孙淼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根据自身文化资源和环境特点策划展览的实践,包括如何引导观众、与不同年龄层面观众互动,调动观众兴趣等细节。故宫博物院的特殊身份导致了实际上的使命、职能和其他博物馆、美术馆有很大差异。今天的博物馆一定要开放和共享,但对于故宫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来说首要的目标是保护和传承,这需要我们思考。他以故宫博物院藏的菊花题材文物联展、梅花鹿主题展览、中国书房展等为案例:将院中真实存在的菊花,绘画中、珐琅上、漆器上等不同样式的菊花形象呈现出来,可以触发观众和策展者本身从不同视角审视看待文物。同时在一些展览策划中还将当代艺术家作品引入,不仅有延续文脉的意义,也给展览开放性结尾。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研究馆员郑艳分别从国际展览和国内展览两部分,详细介绍了博物馆展览策划的基本流程和中国国家博物馆2017年至今实行的策展人制。报告体现了博物馆的具体职责、对策展人职业身份的理解,把有国家博物馆特色的展览流程环节比较清晰地呈现,让听众对策展人和策展活动有更为详实、清晰、深入的认知了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以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为例:以一个课题组作为学术支撑,带着研究的意图组织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展览作品创作,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成长中培养发现世界、解决未来的问题、认识世界的多样性的素养和兴趣。展览通过艺术的方式去交流和交换想法,并将想法付诸实践,用艺术育人的思维贯穿始终。他希望未来艺术科技跨学科教育,能够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宽容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老师、家长、社会大众都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和信心。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教授总结,如何让今天的孩子们得到艺术和科技的跨学科的探索和教育启发,是我们今天所有教育家、来自于美术馆界相关人员的关注点。未来的展览需要艺术、科技、教育互动,进行全方位、一体性的综合维度的呈现。五位发言人的话题都可以和方方面面发生很大关联,产生更多共鸣。
主题报告第二场
5月7日下午主题报告第二场“美术馆资源开发与创新型策展”由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主任王鹏教授主持。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主任、研究馆员赵辉以吴为山馆长提出的“典藏活化”为关键词,提出要加大对藏品的研究与利用,更好地发挥美术经典作品在引领创作、贡献社会、服务受众、助力美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发掘藏品中蕴藏的中国文化思想传统之中的当代价值,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艺术家个体上的呈现。她梳理了中国美术馆打造的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性展览、立足藏品研究策划学术性展览、推动多馆联动的交流性展览、聚焦地方文化策划的地域性展览四方面案例,让美术展览立时代之潮,反映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深厚内涵,展示中国艺术独特的文化价值,进而理解20世纪整个世界艺术多元发展的特征,更好地助力美育,开启未来。美术馆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文化空间,美术馆人是一本活字典,是一部活的美术史。
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刚认为,美术馆作为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产物之一,从学术性、思想性、引领性的维度,成为以大学为代表的学术研究机构的社会延伸端;从审美性、愉悦性、体验性的维度,成为以市民为代表的现代化公众精神的塑造者;从融合性、覆盖性、联动性的维度,成为以文旅为代表的市场重组的进度的衡量。概括地说,美术馆是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艺术机构,因此,如何更好开发自身资源,联动社会资源,打造和推出有新意的、能够满足各方诉求的美术馆,是美术界积极探讨和实践的话题,也是举办今天论坛的重要目的之一。他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山东美术的部分实践,以及大量调研和网络数据,讲述对公共美术馆资源开发与创新性策展的看法,并提出现代展览学术性、精英性和大众便于接受的娱乐性、趣味性的平衡问题,使学术性、大众性和市场性相得益彰。
湖北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雷雅婷分享了湖北美术馆公共教育四个方面的探索:首先是构建知识传播平台,打造具有区域优势、面向未来的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在建馆之初就定下明确办馆宗旨: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兼顾历史、重在当代和清晰的公共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观众至上。其次是跨界融合,践行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再者是传递艺术与情怀,构建全民化的志愿者团队。近些年文化志愿者的身影搭建起大众和美术馆的桥梁,湖北美术馆多年来形成了特色的志愿者团队建设经验。最后是数字化智能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探索,使美术馆的空间逐渐变得更加多元。
天津美术馆馆长、天津博物馆副馆长马驰以美术馆和传媒之间的勾连为主题分享了三个案例。第一是传统纸质媒体如《湖社画刊》《点石斋画报》等介入现代展览的案例,杂志本身就是媒体,媒体也成为展品,成为一个艺术样本;第二是通过搜集整理数百个各年龄段、各行业的大众肖像照片、票据、证书等有年代感的物件,以细腻的、丰富的收集整理,建构起一个既有纪实性、事实上又全新的整体艺术形象,以这样的形式为新时代发展注脚,具有温馨感人的力量;第三是天津博物馆将所藏传统的《雪景寒林图》《河上花图》《桃源仙境图》等文物用新媒体数字化的的形式给观众。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美术馆馆长刘沛教授分享了立足于陕西本土艺术流派和资源举办的特色展览及影响,同时她强调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其他美术馆、博物馆不同,首先承载的是美术学科美术专业的教学功能,所以在学院特色展、创新研究常规教学展、教师展等活动中,是把美术学科美术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位。“名生”“名师”“名家”“名作”“名校”这“五名”的发展战略,是要把美术展览的资源切切实实落在教学之中,实实在在发挥培育专业美术人才的作用。专业美术人才的业务素质能力非常重要,他们的造型能力、眼界视野、训练的整体状态是专业美术院校不能放松的。
嘉宾对谈第一场
嘉宾对谈第一场“美术馆与美育人才培养”由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李嫣副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教授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探讨美育,他发现有的学生去国内外很多知名博物馆、美术馆参观会遇到很多问题,导致最终效果不好。因此建议:第一,同学们在美术馆、博物馆中是否独立面对过一件作品?不一定要带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去面对。第二,感受艺术比分析艺术更重要,暂时忘记美术史,把经验暂时留在脑后,去获得直观的感受和内心的触动,而不是按图索骥。第三,不要急于寻找答案,要在展厅中寻找自己,当我们情感思维方式和作品、艺术家有共同点才会产生共鸣。最后,灵感如何获得,一定是展品某一方面触动直觉和本能才能产生。他指出艺术生活化并不是自娱自乐,艺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关乎人类文明进程。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教授回顾了“美术馆”这一现代概念在中国的生成和现代发展历程,第一,在高等教育领域系统里,课堂教学环节更强调美术馆的作用,其体制和学校有天然的联系。美术馆从原来以学术为核心的机构慢慢转型成为公共的文化体验场所,也会选择一些有公众接受基础的展示内容。第二,在全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全面性、迅捷性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观展方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这要求学校教育和美术馆博物馆都要有面向年轻学生或观众的觉悟和实际行动。于是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美术馆文化就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也对于未来美术馆策展提出新的挑战。第三,实体美术馆能提供现场亲临的感受,这是其优势所在。第四,继影像对于架上绘画的冲击后,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和数字艺术将会替代美术馆,这使得我们去不断反思,当然其背后的源问题是艺术与科技。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晏燕以今日美术馆实践出发去思考美术馆的文化价值,她认为策展打破原来固有的认知,把更多的拓展媒介内容应用到美术馆的空间而不限定,比如说美术馆设计展示时,尝试把一些可能原来划定在剧场空间的内容搬到展厅中来。不断打破美术馆内容、展示边界的同时,也吸引不同的观众进入到美术馆,让展览的体验方式和教育方式、接受方式更新鲜,打造完全沉浸式的体验空间。而是否把公众参与作为策展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另外,艺术与科技的跨界交流会越来越被期待。但无论如何美术馆人自身的态度是要开放地面对媒介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以及公众趣味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军伟副教授结合自身作为学术期刊主编的经历和收藏经历,以自己艺术管理的课程设计为例,分享了他力图脱离美术史课原有框架,改变单纯讲授环节,侧重引导学生自主的学,学生为主体的学。老师会把自己或朋友的藏品作为与授课内容相应的实物进行教学,也会带学生到拍卖会预展现场看原作,使学生有实物感受经历,与只从课本上了解截然不同。当下展览馆际之间具有互通性,互借展品以打造新的主题展览,艺术市场也可以关注,这都是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好契机。要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带给我们教学的便利,对人才培养产生效果。
李嫣副教授以“痛点”为关键词,将嘉宾发言中的问题意识总结生发。她认为以美术馆、博物馆美育作为热点来讨论,实践起来会关联方方面面问题,其中既有新鲜的领域,也存在困难无奈,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教育者、美术馆人加入解决“痛点”的行列中,“美术馆与公共美育”的命题一定会被更好实现。
嘉宾对谈第二场
嘉宾对谈第二场“美术馆与中小学美育”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助理罗容海主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博士后、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高登科表示如果要让美术馆的内容落实在中小学美育体系中,核心抓手还是要通过课程,把美术馆变成为中小学的第二课堂,实现教育共享。通过现场观展,特定老师、专业人员来讲解,使学生有直接的体验。这样的课程更鲜活、更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感染力,更偏重于通识性,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还有美感、灵感上的直接启发,也注重培养过程中爱和温暖的传递。另外,可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和文化传播,这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很重要。使美育与每一个地区的每位中小学生产生关联,是非常值得努力的方向。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陶涛结合去年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他提出美术馆要设计自己的课程,有别于中小学生教材已具备的课程,但又能其相统一,相互补充。从美育大方向来建构,弥补学校美育课程师资、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学教材里、课堂上是否可以更多体现关于美术馆的文化建设内容,国外中小学在相关方面做出的成绩值得学习。此外,教育部所提出的美育工作推进,是以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曲影视等学科为主体的工作推进,这强调了美育的覆盖性,事实上各个学科都可以渗透美育理念。广度上强调人人美育,美术馆的老师、学校的老师、社会培训力量的老师都可以成为美育的力量。美育也为人人,这样才能共同搭建美育生态。
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副研究馆员石奕从徐悲鸿纪念馆的特点和具体工作出发,表示教育是一所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她介绍了纪念馆“走近大师”等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活动,以品读经典和名作临摹为形式。为方便孩子们临摹现场准备专业画架和配套设施,力求完善体验,提升参与度与热爱,激发创造力。此外,在展出泰戈尔像时,也会特别策划泰戈尔诗歌分享会,希望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将绘画、诗歌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展出效果。美术馆、博物馆与公共美育的融合发展对于博物馆人来说是既是诉求、也是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李江副教授回顾了近代以来美育的重要观念和人物,近代学者认为世界上先进的民族发展自己科技教育的同时也重视发展美术教育。第一,美育不仅仅是对美的认识,应该将对美的认识,从情感高度,上升到理性、道德的高度,使美育与德育结合。第二,美育不应脱离生活的土壤,应让青少年和儿童从自然中、生活中、甚至是生活的劳动和工作中去感受、提炼、认知,感受生活和劳动的兴趣,潜移默化塑造心灵和人格。第三,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使得美育资源更加丰富,今后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资源传递到西部等更广泛的地区。
罗容海介绍“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将美育融入其中的设想和举措,希望给全国中小学一线老师提供更多的美育资源和服务。他引用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作为结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王鹏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表示各位专家学者汇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出新的想法和愿望。希望这种被开启的思想之光能够投射得更远,也希望被点燃的热情能够凝聚起美术馆、博物馆公共美育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力量,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