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头条关注» 【人民日报】王炳林: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党史学科发展的智慧

【人民日报】王炳林: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党史学科发展的智慧

内容提要


  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对于深化党的历史研究和宣传、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认真总结百年来党史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蕴含着丰富智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党史,善于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党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逐步发展起来。党史学科有着明确的研究对象、严谨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对于深化党的历史研究和宣传、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认真总结百年来党史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党的领导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党史学习和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开展的,这是党史学科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陈云同志等带头学习和研究党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史学习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等一些重要党史著作出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江泽民同志对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作出深刻论述。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中青年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史学习研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新时代推动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根本指针。


  延安时期,党中央设立干部教育部,后来又专门成立中央学习组,毛泽东同志任组长,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也设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党史学习和研究的领导。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成立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门从事党史工作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县级以上地方都成立了从事党史研究和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的研究机构,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高校和一些研究单位也有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各地还成立了中共党史学会,组织党史工作者有计划开展党史研究。201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下发。随后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中共中央名义制定和下发关于党史工作的文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由党中央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极大地促进了党史学科的发展。2018年3月,党中央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和著作编译资源力量,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高端平台。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对党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党的历史分期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党以“决议”形式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理论问题和重要人物作出评价,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也为党史学科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科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党史学科发展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必将有力推动党史学科发展。可以说,党的创新理论一直指导着党史学科健康发展。


树立正确党史观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历史观是史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正确历史观,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科学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历史观。党史研究一开始就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瞿秋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等,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叙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党史的经典之作。正确党史观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研究党史的理论原则和根本方法。新时代树立正确党史观,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党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求真求实、探求本源,既不能因为记录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取得的成就,而要从实际出发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历史行为和人物活动都会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把历史问题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从而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泥潭。


  坚持大历史观。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历史、现实、未来不可分割。研究历史要将其看作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树立大历史观,就要从历史长河中探究历史规律,以宏阔的国际视野把握历史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把党的历史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结合起来考察,运用大历史观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把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就要运用大历史观来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运用科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这一根本方法为指导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科学路径。党史学科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采用社会科学一般方法,也要善于运用比较史学、个案研究、口述史学等具体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都对党史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整理运用好史料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历史资料记录着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蕴含着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成功密码,珍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坚守初心使命的生动故事,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巨大功能。


  我们党历来重视档案资料的保管和利用,为党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1927年10月,党中央就正式成立文件保管处,后来又成立中央文库,周恩来同志直接联系。中央文库收集和保管了从1922年起到1933年党中央从上海迁至江西瑞金为止的中央和各地党组织的文件、中国工农红军档案、中华苏维埃政府文件等,共2万余件,为我们党保存了极为珍贵的档案资料,也为党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1937年,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要求广泛征集各根据地红军的文件材料。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主持编辑了《六大以前》《六大以来》两部历史文献集,包括党的决议、会议纪要等共计400多万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党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档案资料的整理汇编更是应有尽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各地积极推进红色资源的抢救、修复、整理和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加大红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为党史学科发展夯实了资源基础。


培养人才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力量支撑


  党的历史是资政育人的生动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党校系统开设党史课程,至今党校系统仍然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陕北公学等根据地的大学系统也开设党史课程,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队伍,培养了大批党史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不断充实,开设了中共党史课程,1986年课程名称改为中国革命史。无论中国革命史还是目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都是中共党史。为培养党史研究人才,一些高校设置中共党史专业,为党史教学培养师资,为党史学科发展培养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了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目前已经形成本—硕—博学位授权点齐全、培养层次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些高校还设置了党史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大批党史研究人才。


  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表明,党史学科发展状况与高校开设中共党史专业和课程是紧密相关的。在高校开设中共党史专业和课程,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业务知识扎实、学术功底深厚的专业人才,为党史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有力促进了党史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2021年9月27日第10版;作者王炳林,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9/27/nw.D110000renmrb_20210927_1-10.htm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