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师大人物» 施克灿:以党建为引领,促教育新发展

施克灿:以党建为引领,促教育新发展

编者按:为更好地激励引领学校管理干部干事创业,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及“十四五”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组织部拟于近期推出管理干部访谈,选取部分在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考核中成绩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的管理干部分享管理心得、交流工作经验,帮助管理干部提升治校理教能力,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施克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教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常务理事。在2019年、2020年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


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家的摇篮,教育决策的思想库,国际教育交流和中国教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创立以来的最大愿景,也是每一位教育学部领导干部身上肩负的使命。

 

一、“政治能力不是一句空话


身为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既要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引领教育学部这艘巨轮稳步向前,同时还要“双肩挑”,负责学部党委的全面工作,将党建、思想政治、干部教育和管理、统战等工作做深做实,充分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施老师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政治格局和政治思维直接影响到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实效。政治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绝非虚无缥缈的空话,政治理论的学习也绝不能止于形式,理论终要落到实践当中接受考验,施老师要求自己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著作和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学习党中央、教育部、学校的各级各类文件,领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提出的“八项本领”“七种能力”等要求,只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不断打磨,才能真正被内化为政治能力,提高研判形势、把握全局、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同时,学部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第一,学部党委理论中心组按要求完成学习,每次的集体学习会安排一位老师主讲、一位老师辅讲、其他老师自由发言,每位老师都要有所学、有所悟,并且结合实际工作有所思、有所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政治建设做深做实,让政治理论入脑入心,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第二,学部党委参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教师评价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首先通过党委会,再提交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超九成成员重合,充分发挥学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第三,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政治责任,主动扭转重业务、轻党建的习惯,严把意识形态关,成立了意识形态专项检查组,对外文期刊等涉外学术内容定期抽查检查,完善意识形态沟通、研判、风控机制。

 

二、“大党建”引领教师教育向纵深发展


施老师指出:“党建工作的分量越来越大,党委对各项工作的引领越来越重要。”教育学部党委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注重发挥学科特长,引领科研工作服务于国家教育政策,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教育学部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施老师参加了教育部思政司主办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示范培训班,并作为唯一的试点院系代表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学部统筹学术资源开展“三全育人”课题研究,围绕“十大育人体系”编撰11本三全育人相关著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国内“三全育人”相关交流研讨。36位专任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做好本班级学生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学术辅导室、生活辅导室、生涯辅导室,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开展相应辅导,疫情期间点对点联系学生传递学部关怀,建立网络热线辅导中心,专业教师组成团队解答学业困扰、生涯规划、求职就业等问题。


教育学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立德树人、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相融合的新途径,最近三年,教育学部党委在党建经费中设立专项,用活教育资源,开展支教活动与帮扶考察,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先后奔赴云南省怒江州、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黑龙江鸡西市等地开展送教支教活动,特殊教育支部每年也会结合本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教,教师教育研究所教师党支部则赴青海进行对口教育帮扶考察。施老师多次亲自带队奔赴地方交流,提升地方基础教育专业化水平,带领师生真正将“教书育人”的理念播撒在祖国大地之上,肩负起教育学科的社会责任,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理念与家国情怀。

 

三、“党史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党内的教育活动”


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施老师强调,要坚持把握主流主线的指导思想,从党领导的百年教育事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中,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信心,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同时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巡视整改工作、建校120周年庆典、学校和教育学部“十四五”改革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在常规的集体研讨、参观交流、专题培训之外,教育学部党委注重发挥教育学科优势,挖掘教育学科与党史学习教育之间紧密的关联,施老师指出,“教育不止包含狭义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党的自身教育、社会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典型的党内自身教育活动,党在每个时期的政策方针、实践活动、经验教训,都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教育学部以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和教育政策研究院的教师为主体,组成课题组,承担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史”的编写任务,召开书稿征求意见座谈会与研讨会,深化学理阐释,形成120万字的著作《中国共产党教育100年》,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在此基础上推出以“党史·教育史”为主题的系列微视频,教育学部党政班子中已有多老师完成了录制,希望在内容逐步完备、系统后能够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向学生开放,进一步拓展深化党史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施老师说,教育学部致力于将理论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教育决策。“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大家真正动起来、参与进来。”教育学部成立专项课题组,就“‘十四五’期间重大教育改革谋划和政策建议”进行研究,形成了76万字的咨询报告、25份重大问题建议、69份具体政策建议、25份文本规划,为国家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智库支撑。

 

四、“做管理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


施老师主持教育学部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干部教育和管理、统战工作等,管理工作占用了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只要坐在办公室,肯定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几乎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做科研。”在这样的压力下,施老师坚守教师本职,保证每周的课程与读书会正常开展,对科研和教学充分负责。同时,施老师在繁杂的工作中提炼了几个管理工作的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大局观”。在开展工作时,要对学校的大局、学科的大局有整体的战略性认识,要重视“细节”,却不能纠结“细节”。只要明确了整体的工作布局,就不能因小失大、因噎废食,过于小心翼翼地开展工作,不因偶发事件否定集体决策的正确性,所有的工作围绕着清晰的工作大局展开。


第二个关键词是“讲团结”。施老师强调要发挥班子的整体力量,班子里不同的职务分管不同的事务,都承担了巨大的工作量,并有不同的专业要求,自己去做不一定更好,“事无巨细地过问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充分信任班子成员,让大家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积极性,管理团队才能形成合力、产生最大的效益,“班子团结是干好所有工作的关键”。


第三个关键词是“有耐心”。“教育学部包含17个二级学科点,近3000名学生,近300位教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有,不能着急,没有耐心的话根本没法面对,也处理不好。”在学生工作方面尤其是学生安全问题上,施老师始终保持高度关注,每周都向分管学工的老师详细询问,以便掌握学生动态。


秉持着这些“关键词”,教育学部党委在整合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组织体系和架构,致力于建设简洁高效、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体系,从2009年至今,教育学部的组织架构不断调整与完善,至今已经形成了以7个不同方向的专门委员会、8个行政办公室、20多个学术机构和综合交叉平台综合而成的完整体系,覆盖了教育学科所有研究方向,在国内高校首屈一指。


自2020年起,为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集合学校党委巡察工作提出的要求,教育学部党委牵头推进教育学部非实体性机构的整改,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学科体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好人员工作,先后撤销、合并或更名数十个机构。同时,施老师指出,将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学部社会服务能力的拓展相结合,“不能为了砍机构而砍机构”,为了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参与标准与规划制定、推进区域合作共建共享、开展多样化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作出更多的积极贡献,教育学部还成立了“社会服务办公室”,以统筹相关工作,“不论是增还是减,都是为了学校和学部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管理服务的”。

 

采访尾声,施克灿老师谦虚地说道,党建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管理工作繁多冗杂,并且不断有新问题新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他一直督促自己坚持学习,增强自身修养。身为教育学部的领导干部,不仅仅要育人,更要育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的挑战和考验面前,“乱云飞渡仍从容”,更好地引领教育学部走向未来。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