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师大人物» 郑兰琴:做学问要无疑处找疑

郑兰琴:做学问要无疑处找疑

人物卡片


20181210154440781363903780.jpg


郑兰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英文项目博士生导师,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博士后,2004年8月毕业留校,一直服务于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自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2部,教材1本。曾荣获省部级教学奖励2项,校级奖励14项;2016年荣获国际奖励一项IEEE TCLT Young Researcher Award。目前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一项。曾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项以及其他校级和委托课题10多项,参与科研项目30多项。独立主讲一门全英文博士生课程、一门全英文硕士生课程、两门本科生课程。目前担任国际英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Leaning and Organization的编委,国际英文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的主编助理,担任10多本SSCI期刊的评审人,担任教育技术领域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曾协助组织十次学术性国际会议,每次大会都取得圆满成功,为北京师范大学赢得了荣誉。


不忘初心,never give up


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和职业生涯,郑兰琴感觉自己与北师大似乎有注定的情缘。郑兰琴的爷爷是家乡有名的语文老师,每次回老家过寒暑假的时候,都能看见爷爷的学生从北京上海等地回到家乡去看望爷爷,爷爷告诉她:“当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不断成长,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这些话在郑兰琴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种子,她立志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此外,爷爷曾经在北师大即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进修学习过一段时间,郑兰琴得知此事后,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一定也要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因此来北师大学习一直是郑兰琴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本科毕业后,郑兰琴如愿来到了北师大读硕士,由于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郑兰琴在硕士阶段选择报考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师从黄荣怀教授,学习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说到自己的导师黄教授,郑兰琴表示“感谢黄老师给予了我很多机会,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记得在第一次师门会中,黄荣怀教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你们从今天起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要学会应用知识、生产知识、创造知识。”这句话始终回荡在郑兰琴的心间,一直激励着她严格要求自己完成学业,并逐渐走上教学科研的岗位。


从教以来,郑兰琴一直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要求自己一定要在方方面面做到最好。她的人生信条是:只要坚持的路是对的,就never give up,如果没有天分就要靠勤奋和坚持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郑兰琴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力量。


科研之本在于创新


在开展学术研究方面,郑兰琴对自己和学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创新。创新是科研的动力。“学术之树之所以能长青,就在于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要不断、持久地创新,学术之路才能走通,科研工作才能够持久。”对待如何创新,郑兰琴强调首先在教育研究工作中要观照实践,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可以有很多想法但是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落实。因此,无论是在实验设计还是去学校跟踪访谈调研时,都要善于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者需要思考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从而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质疑批判精神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来源,郑兰琴表示在自己的积累和探索过程中,质疑精神极大地推进了学术科研的深入进行,帮助她由人云亦云走向自主发现问题,开辟新的研究道路。郑兰琴也鼓励学生大胆发扬质疑精神,她认为可以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或者采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郑兰琴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学习分析和教学设计三大领域。在学术科研中,郑兰琴要求自己做每项研究都要有所创新,要在方法、知识或者理论层面做出实际贡献。“只有创新,学术之路才能不断持续并越走越宽。”在实践中,郑兰琴始终保持严谨的作风和谦虚的态度。她坚持将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上,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做出解释,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从不以专家的身份对中小学的课程和教学进行干预,“我在中小学教学方面还是个新手,不希望让自己处于高处去指导别人的工作”,郑兰琴以身作则,为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谦虚治学、不断进取树立了榜样。


20181210154440787652703878.jpg


教学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对于每一节课、每一页课件,郑兰琴都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打磨才在最终的课堂中呈现。她曾经于2016年参加学校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对待15分钟的比赛,郑兰琴丝毫没有松懈。她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比赛讲稿,吸收了学部老师提的诸多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为了使呈献给学生的课件承载最大信息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件的每一页如何设计、每一页上的每一个字如何表述都要经过她的反复斟酌。通过这次比赛的经历,郑兰琴更加体会到了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即使比完赛了,她依然还会思考这次的教学是不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站稳讲台对大学老师来说非常重要,教学是无底洞,永远都有提升的空间。”


对于大学这样的科研机构来说,偏重学术的现象往往比较普遍,然而郑兰琴始终认为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教学是个良心活,做不好科研只影响我自己,但是如果做不好教学,则耽误了一批学生”。教学之本在于设计,能不能上好一节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设计是否合理。而教育技术核心的知识体系就是教学设计。为了做好教学设计,郑兰琴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尽最大努力做到个性化教学。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独特的个体,教育公平就是要能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教育公平不是一刀切。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喜欢的任务也不同,郑兰琴在教学中会经常思考如何给学生安排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她的课堂都建有QQ群,以便自己及时和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她对教学高度负责,即使工作繁忙,始终将教学放在首位,每天只有把课上完了才能心安。


20181210154440791179305478.jpg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成为研究生导师之后,郑兰琴深感责任之重大。尽管角色发生变化,郑兰琴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当导师最大的幸福是和学生一起做研究,一起学习成长”,她还会开玩笑地对学生说:“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呢”,其实这也是事实。她对每一个学生都悉心指导,倾注真情,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目标和兴趣都是不一样的,刚接手学生时,郑兰琴都会先和学生聊一聊他们对未来的打算,了解他们希望自己的未来按照什么样的路径走,指导他们在出国、就业、读博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不是很明确自己未来计划的学生,郑兰琴会耐心引导他们尽早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逐步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在培养学生时,郑兰琴也会因材施教,各有侧重,尊重每一位学生个体,并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相应的建议。她通过每周小组例会和读书交流会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读书交流汇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学生严格要求。


在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郑兰琴会尽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她像一位知心大姐姐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她认为好的老师一定要师德高尚,认真负责,真情实感地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学生的人生铺路。“学生的成长就是我的快乐,学生出人头地,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希望我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20181210154440794820601341.jpg


寄语北师大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深深印刻在每一个师大人的心上,期待四年后的师大花甲重开之年,我们再聚首看东风桃李开遍。不管时光如何变迁,北师大是我永远的心灵寄托!衷心祝福北师大永远年轻,青春永驻,人才辈出!


寄语青年学子


在大学主要学习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其中做人是首要的,做人要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无疑处找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开阔的胸怀和视野,学术之路和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