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师大人物» 李小龙:年少文学梦,终成学文人

李小龙:年少文学梦,终成学文人

 

 

20180912153671410120009638.jpg

 

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著有《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墨子译注》、《武林旧事校注》、《论语全解》、《西湖梦寻注评》、《夜航船》等。

 

这是他在北师大任教的第3694天

 

大约一年前,我们向文学院李小龙老师提出采访要求,李老师因时间原因而婉言谢绝,他淡泊的心境和谦虚的态度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次“十佳教师”荣誉的获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再次约访的机会。温和宽厚的李老师接受了这次采访,向我们谈起了十年来执教生涯的点点滴滴……

 

从“十佳教师”到为师之道

 

“获得‘十佳教师’称号,是一件让我感到特别幸福的事。”在师大十年的执教生涯中,李小龙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但他心里最看重“十佳教师”这个奖项。不同于其他奖项,这是真正由学生推举评议出来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对老师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李小龙十分坦诚地说,从前获得的一些奖项我的家人朋友都并不知情,但对于“十佳教师”,我曾非常欣喜地告诉父母和亲人,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李小龙参与“十佳教师”评奖的过程,也多亏了学生的帮助。“学生很体贴,没有让我参与,帮助我准备了参选材料。我很感动。”

 

“获得学生的认可,我非常高兴。多年来,我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尽量不参加与教学或科研无关的事;但学生的活动我会尽量参加。”看得出来,在李小龙眼里,“学生”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会把老师记在心里,这一朴素的为师之道,也是他高票当选“十佳教师”的秘谛了吧。

 

如果说,经由本科生评选出来的“十佳教师”是学校全体本科生对李小龙教学的充分肯定,那么,来自研究生的支持和认可,则说明了他在科研路上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的收获。从2010年开始,李小龙开始带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在他的研究生眼里,李老师是一个热情的老师,宽厚的兄长,真挚的良友,亲切的伙伴。而迎来送往八届研究生,他也在不断总结为师之道。对此,李小龙颇有心得。

 

首先是教学相长。人文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百家争鸣,并无一成不变的定论。李小龙特别注重每位学生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考。有一件让李小龙印象深刻的事,他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自己的学生看后,却提出很多意见,甚至否定了文章的核心观点。但李小龙对不同的学术观点也非常包容,尽管他还不能完全认同学生的某些看法,但也坦言这些意见对他也很有启发。最主要的是,这个过程让李小龙感到欣慰的有两点:一、学生敢于对老师的文章进行质疑,这是非常可贵的,这表明学生不迷信、不畏惧权威,有独立之精神;二、更可贵的是,学生的质疑源于他自己的知识积累,有理有据,这表明学生有扎实的基础,有很好的学术潜力。的确,教师要对学术成果负责,出于对人格的守护,对学术的执着,是为真,是为诚;而虚心聆听、容纳异见,则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对学术的尊重,是为仁,是为善,也正是一位学者广博的视野和胸襟所在。

 

李小龙3.jpg

李小龙在讲课

 

其次是做温和的“严师”。“严师出高徒”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李小龙提出“严师”的教师观,并非苛求他的每一个学生超群卓绝,而是有感于人的惰性,有感于良才的自我浪费,希望做一位严格的老师,好让学生珍惜短短几年的读书时光,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做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过真正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他坚持每个星期开一次读书会,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看的书越多,心得和思考越多,对文学的理解也会越通透。之前李小龙和学生共读经典《世说新语》,读书会每次要持续三四个小时,坚持了一年多。他说希望可以和学生坚持读《世说新语》二十年,真正把经典读透、读通。在高强度的学术训练和严格的学术要求中,李小龙和他的学生都获益匪浅。

 

有趣的是,热爱文学的李小龙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有时候难免“下不去手”,很少批评学生,也希望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他还是希望自己做一名“严师”,让学生在短暂的读书时光里一丝不苟,稳扎稳打;同时,出于对学生的关爱,他也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希望学生在一个充满压力和批评的环境中学习。在这一严一宽之间,看似矛盾的温柔“严师”,其实都是他对学生最真心的赤诚和无尽的爱护。

 

急学生之所急,需学生之所需,李小龙在教学岗位上默默付出着,也寂寂快乐着。严格要求是他,慈爱有加也是他,李小龙在科研领域里辛勤耕耘着,也坚定前行着。

 

传承:尊师重教,心系学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师之道的形成既是自己不断沉淀不断探索的结果,更离不开百年师大师范传统的传承。李小龙在师大读书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师大“尊师重教”的传统,更感受到师大百年中文风雨兼程中各位先贤和前辈治学之严谨,从教之认真。他的导师郭英德教授对他影响颇深。李小龙和同门师弟谢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登门拜访他们的导师,师生之间共论学术心得和学术规划,总结这段时间的教学和科研的得失。每当走出导师家门,他们都深感压力倍增,重任在肩,不敢懈怠。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的传承,更是一代学人以个人品格浇筑的为师之道的传承。

 

20180912153671422565805316.jpg

2018毕业季,与学生李兰芳及导师郭英德教授合影

 

无论是前辈学者的言传身教,还是个人对教师身份的自我认知,都让李小龙树立了这样朴素的教师观:身为一名教师,把教学做好是第一位的。李小龙认为:“作为教师,首要工作应该是把学生教好,让他们成才,帮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方向,在他们的人生中有一个合理的自我定位和良好的自我发展。我们想一想,每年毕业那么多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更大的,我们经常说‘桃李遍天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这才算真正实现了作为老师的价值。”是啊,只有真正心系“桃李”,才能浇灌出“桃李天下”。

 

教学:执教生涯的永恒命题

 

笔谈终浅,更须躬行。为师之道是否适合课堂,是否适合学生,需要在教学中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调整和修正。从初为人师到“十佳教师”,始终萦绕李小龙十余年教师生涯的一个课题是“怎样才能把课讲得更好”,他说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问老师”。李小龙说:“刚留校的时候,对于如何把课上好是迷惘的,于是就向我的导师郭英德老师请教。”郭老师会去听他的课,并向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重要的是,刚留校那几年,李小龙仍会坚持去听郭英德老师给本科生开的课。当他站在一名教师的角度再去听这些课时,就发现了一些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没注意的内容。“原来作学生时就是老师讲什么我听什么。当了老师之后我再去听课才发现,我的老师讲课的时候,会有对课堂的控制和安排,有对节奏的张驰与时间的调配。”在从容不迫、一张一弛之间,原来都是扎扎实实的“师范”功夫。李小龙老师还会去听文学院古代文学方向其他老师的课程,以便转益多师,砥砺教学的硬功夫。

 

第二个方法是自己练习。在虚心求教的同时,李小龙不断打磨自己,在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为了做好充足的课堂准备,他曾经一板一眼地对着镜子练习,还让家人做他的听众,让他们来为自己的讲课挑刺,听听自己对节奏的把握和对课堂的控制有没有问题。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和学生的交流,学生觉得课程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可以保持,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意见。李小龙说,他的几个研究生助教给他提了很多意见,他都非常看重,而每学期末的学生评教和评语,他都全部保存在电脑里,认真看过之后,对照修改或调整。

 

或许是古典文学的熏陶和洗礼,或许是个人品格的内在力量,在李小龙身上,能够看到传统文人的那种处处自谦和时刻自审的品质,不谈优长,只谈问题。得到学生的表扬和肯定,李小龙以“鼓励”一带而过,毫不自矜;反而谈到自己讲课的“毛病”,他的话多了起来。他坦言自己讲课语速比较快,可能有时会让学生难以辨别重点和难点,也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没有自信,其他老师和学生也曾向他提出过这一问题。谈及背后原因,他认为一是与自己的性格有关,容易在课堂上兴奋和激动,讲课进入状态时不免难以克制;二是不想拖堂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时又希望把自己的看法更多地拿出来与同学交流,因而只能加快速度。其实,仔细想来,李小龙“语速快”的背后是对课堂的无限热爱,更是对学生的拳拳热忱。正因为热爱这三尺讲台,热爱这一间课堂,触及心灵才会为之兴奋,而教师的情绪又会深深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绪;正因为对学生的负责和爱,才努力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讲授更多的内容,把更丰富的思考传递给学生。

 

虚心求教前辈同仁,注重学生评价和反馈,使得李小龙练就了过硬的“技术”。不断融合个人研究心得,打磨自身教学能力,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从而把教学从“技术”真正变成“艺术”。这次的“十佳教师”对李小龙来说,正给予了他一个为师生涯调查问卷的真实答案,同时也是一份令人满意和欣慰的答案。

 

科研:带学生挖掘文学宝藏

 

李小龙坚持教学本位,但也并不否认科研的价值,只不过,他对科研的重视,既有身为一个研究者对学术世界上下求索的狂热;也有身为一个教师对课堂教学“源头活水”的关注。他说:“大学的教育,还是要有创新的研究作根基,不能照本宣科。我们师大的学生分辨力是很强的,他们重视课堂上的实质性内容,宁肯牺牲趣味也愿意要干货。那么这个‘干货’就一定要从自己的科研中来。只讲书本上固定的陈词,没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一定说不透,也讲不深。文学研究中没有定论,只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就一定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境界,学生才会被你感染和启发,以你的研究为引领,他们才会开掘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宝藏。”李小龙一直以此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研究心得启发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全部的艺术想象,重新擦亮古典文化中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那些值得挖掘的瑰宝,让学生真正能够进入它,并且将之变成人生的重要部分,这就是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是一个能用自己的成果来引领课堂、启发学子的研究者。

 

教师,理想的职业选择

 

说到教师职业的选择,李小龙表示做一名老师就是自己最理想的职业。他表示,自己的性格很适合当老师,喜欢把个人的想法分享给别人听,如果同学听了有收获,自己也觉得特别充实和幸福。中学时便酷爱文学,高考志愿全部填报了中文专业,而且勾选了不服从调剂,他当时心想:“如果不能上文学院,那我宁愿不上大学。”少年时代的李小龙对文学热爱得近乎执拗,执拗中还有几分可爱,也造就了大学时期热爱文学研究的他。他坚定地说:“在成为一名教师的意识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时候,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学者,去研究古今中外的文学。再加上我个人性格又喜欢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所以当一名既能研究文学、又能把研究心得与人分享的老师,这就是我最理想的职业选择。”能够坚持理想是幸福的,而有能力选择并获得自己的理想职业更让人钦佩。

 

20180912153671436290907393.jpg

2010年任班主任时与本班同学的合影

 

中国古典文学的洗礼和熏陶,让李小龙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下教师观的差异。当问起他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适合当老师时,李老师娓娓道来。“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老师?因为大家发现我特别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但实际上我的父母都不是老师。”虽然父母没有人在教育领域,但家人都非常支持他做一名教师。李小龙认为父母对自己选择老师这一职业的认同可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代社会,教师这个行业似乎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把教师看成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要求老师做道德楷模,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当代社会又越来越把教师当做一个普通职业来看待。所以,当今的教师都处在中西方文化的夹缝之中。中国古人认为“天地君亲师”中,“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以人文学科为基础的传统文化需要“老师”这一角色去引领,才能有真正的文化传承;而西方的文化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所以西方人会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是可以超越老师的,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由此出发,李小龙提出了“建设新文化面临着如何重新评估老师的重大命题”,这既是李老师身处教师行业的真切体验,更是他对教育领域的殷切希望和对新文化建设的满腔热忱。

 

能够投身到理想的事业中去,是幸福的;能够在理想职业中思索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则是清醒的。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让李小龙能够义无反顾地“行我所爱”,而多年古典文学的滋养和淘洗,更让他在“爱我所行”的路上,走得冷静而坚定。

 

深悟校训:“人师”亦“仁师”

 

身为人师,既要启钥智慧,又要传承仁德。李小龙谈到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开始自上而下对师德的强调,认为这是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特质的。这有利于重新建立起社会对教师的尊重,从而形成文化传承上的良性互动。他说:“我的导师郭英德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经师与人师》,提到古人有‘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说法,让我对我们校训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的‘人师’二字理解更加深刻。”只传授知识的老师其实中介“经师”,而不是“人师”,“人师”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输出,更包括了品行的影响。老师能够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信息发达的社会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拥有那个“点铁成金”的“金手指”;而在“知识”和“方法”之上,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品,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而对知识的追索,应该重新回到“德”本位上来,学习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究竟什么是让自己更好、更幸福呢?我从小生活在很穷很落后的农村,但那里的人其实生活得也很幸福。经济发达和科技发展只不过为人的幸福提供了条件,但人活得是否幸福却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归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一个道德滑坡的社会,经济再发达也不会让人感到幸福。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德为根基,表现出对人的本质更为深刻的理解。”

 

身为教师的李小龙正是以“人师”为高标,用自己的“滴滴汗水”、“点点心血”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兢兢业业“作育英才”,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便会“桃李天下”。

 

文学,照亮了他年少的心灵;后来,他走上讲台,再次擦亮了文学的光芒。像萤火,像烛光,闪烁在无数像他一样为文学痴狂的孩子面前,在他们探索世界、探索心灵的路途上,熠熠生辉。

 

 

寄语学生

 

第一,要学会学习。知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话,我相信,我们的学生都不会满足于“鱼”,而要进一步得到“渔”。

 

第二,要学会质疑。有“疑”,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不轻信任何既定的知识,才能不断去探索未知。

 

第三,要学会“学”到“德”的迁移。“德”与“学”是一体两面,正如孔子所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只有真正博学的人,才会通晓世界运行的规律,也才会成为真正拥有大德的人,所以,格物致知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向仁德的正道。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