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师大人物» 高明华:传道授业,以学报国

高明华:传道授业,以学报国

 

编者按:为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学校广大师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策划,集中宣传今年“七一”表彰的10名“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典型事迹。

 

人物卡片

 

20180913153680236591209562.jpg

 

高明华,男,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信息披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投资协会民营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职务。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和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累并快乐着”大概是高明华这么多年工作状态的最好写照。执教三十一年,他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从未感到后悔。不论是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还是在课题项目的研究上,抑或是学院的发展与管理上,他总能全身心投入,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

 

一、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对于高明华来说,曾经的老师不仅仅是求学路上的启蒙者,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谈起自己成为教师的初衷,高明华回忆起自己的恩师:“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代著名经济学家,乐于了解和学习年轻一代的想法,我们都很尊敬和爱戴他,也是他让我明白了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从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之后,高明华在中国银行工作了一年,便又回到了他最熟悉和喜欢的校园,从事教师工作。如今,他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坚守了三十一年。

 

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高明华始终以学生为本,把教书育人置于核心地位。他推崇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绝不是少有人情味儿的上下级关系,“我不会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更多地是去引导以及平等地交流和学习”。他觉得“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最为妥帖的阐释,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提出问题,也会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高明华还注重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方法论基础,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3年,高明华在经管学院率先开始举办双周学术讨论会,随着学生数量的增长与承担课题的不断增加,讨论会改为每周一次,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周的固定时间,师生共聚一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学习。高明华鼓励学生们积极汇报自己近期的所学所想,既可以是读书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参与课题的最新进展。

 

这个学术思想碰撞的理想平台,不仅激发出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新的灵感,拓宽了他们对理论前沿的认知,更培养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融洽亲密的关系。已于2012年毕业的的博士生杜雯翠在其毕业论文的后记中提及,学生生涯中,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曾经参加过的上百次的读书会:“正是这种学术氛围与无形压力,使我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

 

为了帮助学生更迅速地成长,高明华给予学生充分信任。他让学生在课题组中担任副组长或子课题负责人,希望能够借此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在重大的课题任务中,青年学生在高明华的指点下,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从而得以大展拳脚。在这种锻炼之下,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得以快速提升,课题组里多位博士和青年教师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对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高明华总能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他认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因此决不能为“图省事儿”而忽视学生的个性,“MBA学生有着不同的职业经历,因而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也鼓励他们在自己最为熟知的领域进行研究。”他曾鼓励一名从事董事会秘书工作的学生充分利用已在本领域内积累的知识与资源,继续深入挖掘与探究,最后该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二、砥砺深耕,赤子之心

 

为人师长,高明华关心学生的发展;身处学院,高明华同样以己之力,尽最大努力,促进学院和学科发展。

 

2009年至2013年,高明华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一职。在任期间,他负责学院尚处于发展初期的MBA项目,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但面对困境,高明华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到MBA项目的强校取经;同时,积极举办论坛,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逐步明确学院自身的竞争优势。在高明华四年的用心经营下,北师大的MBA项目步入正轨,并显示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教师与学员的热情支持让如今虽已卸任副院长的高明华倍感欣慰。

 

身为教师,他言传身教,而身为一名党员,高明华更是以身作则,为社会、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自1990年起,高明华开始进入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国内最早研究公司治理的学者之一。此后的28年,他深耕于此领域,并坚持不懈开发公司治理分类指数和数据库长达12年。在此过程中,他承担多项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课题成果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有的直接转化为政府政策或企业决策,有的成为政府和企业决策的依据,如国资三级运营体系、国企领导人分类和分层、国企分类改革等;同时,他通过咨询和讲座,按照中央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对国资系统、国企和民企做了大量公司治理普及和企业改革推动工作。

 

在中外期刊上发表近300篇论文、50余部著作,“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创造了“四个全国之最”……这些突出成绩,不仅仅是高明华长期在科研一线辛勤耕耘的明证,更是充分彰显他为自己所热爱的这片热土,为了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永葆青春的赤子之心。

 

20180913153680246223300684.jpg

 

三、因为兴趣,所以热爱

 

执教三十余年,高明华对于教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忱和责任感。自2000年进入北师大,他便一直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MBA等各类学生的授课任务,其讲授的“公司治理”“新制度经济学”“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规范”等课程,在国内都属于最早开设之一。

 

在北师大的17年中,他从不曾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过一节课。一直以来,腰间盘突出持续地困扰着他,严重时甚至只能趴在床上备课,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影响课程进度,忍受着疾病带来的疼痛坚持授课。高明华时间观念非常强,每次上课前都会提前到教室,“其实我特别赞同‘言传身教’这个词,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先去身体力行,就像不迟到这件事儿,只有你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不要迟到”。对学生的论文,大到理论逻辑和观点,小到标点符号,他都加以批注,细心修改。每一年研究生选择导师,高明华都是学生最喜欢选择的导师之一。

 

2007年至今,高明华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已历经12个年头,创造了“四个全国之最”的突出成绩。12年间,他的研究团队经历一次次的困难与挑战。对于高明华而言,每年研究人员和数据采集人员的更替,上市公司规模大幅扩张而导致的工作量加大,缺少稳定的数据库系统专业开发人员而导致的数据库系统不稳定,以及每年公司治理论坛的各种程序问题,都曾让他倍感焦虑。

 

即便如此,他还是凭着对研究的热爱坚持了下来,“很累,但也很快乐。当我们每年看到指数报告正式出版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研究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指数数据被政府和企业采用的时候,当看到那么多人在支持和期待我们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喜悦,我们不能不坚持。”

 

高明华笃信“业精于勤荒于嬉”,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习惯。为了保证每年12月10日前后的指数报告发布和讨论会(“中国公司治理论坛”),并给出版社较充分的出版时间,每年的9月中下旬和10月上中旬,他都要“闭关”,专心于每年报告的修改和补充完善,这种高强度工作已经延续了9年之久。

 

而这么强大的工作量,也来源于高明华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他力图将一切误差减小到最低,每年指数报告初稿完成后,他会亲自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直至最终定稿。由于数据量庞大,而且同时开发6类指数,还有不同维度、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上市板块、不同年度的比较,

 

有不慎就会出错,因此,统计分析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我几乎对每个数字都做了核实,每天工作都几乎超过16小时,有时甚至是通宵,用了整整一个月,修改和补充完善工作才终于完成”。

 

当被问及为何能够做到如此“拼命”时,高明华的答案是“兴趣”,因为兴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忘却艰辛与苦痛。因此,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节点的青年人,他同样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尽全力去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一代青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悄然逝去的三十余年,高明华尽心竭力,培养青年人才,躬耕学术,用智慧助力祖国发展。谈及对青年人的嘱托,他以一句话点明:“强化基础训练,知中国,服务中国”。这不仅仅是对青年人的嘱托,更是他三十年来不懈奋斗的动力。传道授业,以学报国,高明华仍在前进。

 

TOP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