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yd12399云顶集团» 资讯» 师大人物» 李春青:读书与育人

李春青:读书与育人

编者按:为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学校广大师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策划,集中宣传今年“七一”表彰的10名“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典型事迹。


人物卡片


20180719153200423299508118.jpg


李春青,1955年9月生,北京市人,文学博士。现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专职研究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专业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3项。


“读书其乐无穷”


李春青喜欢读书,这一点从他桌子上快与肩齐高的一摞摞书上便能看出。


李春青很小就喜欢读书。读书的习惯,在他小学四年级时便养成了。在那个停课闹革命成为常态的年代里,读书很困难。李春青自己到处找书读,去图书馆借,去同学家里借,只要各种渠道能找到的,他都试过。


李春青不仅自己读书,还发动周围人一起读书。每周定时召开读书会,这个习惯,他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每学期伊始,李春青会和学生商定好书目,在读完第一章或者第一部分后,李春青便会让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错无所谓。讨论,往往会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


在李春青看来,读书会意义非凡。读书与交流,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同学间情谊的增进,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李春青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在方法和知识上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很重要,这套体系往往需要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才得以明晰、完善。读书的种种愉悦与快乐,不亲躬便不自知。


20180719153200400329203051.jpg

(李春青办公桌上图书一撇)


李春青将读书、科研和教学三者完美的糅合为一体。他说:“知识的传授,得有研究。只有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将新的、有意义的东西传承给同学们,只有做好研究才能够教好书。”读书,为李春青的研究和教学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也让他在自己的领域里成果斐然。


李春青曾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先后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3项。


“想”和“写”,是李春青在读书之后,另一份独有的乐趣。“你要是不让我写,会很难受。”在李春青看来,在大量的阅读和知识积累后,就会忍不住分享观点,写作正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


读书对李春青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趣味。“读书其乐无穷,我到现在也很喜欢。”这种乐趣或许能从他推荐给大家的几本书中窥探一二。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三本书,是李春青眼中的文史哲经典。


热爱并享受教师职业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是很热爱的,也很享受,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问到李春青为何选择做一名教师时,他轻松而又愉悦的道来,那是一种由心欢喜的语气。


李春青做老师很长时间了,从1975年开始,他便开始做中学老师。做老师,对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最好的安排。李春青读过文革以后的第一届高中,高中以后下乡劳动,劳动的时候在知青点做理论辅导员。选调的时候初高中毕业的学历和做过理论辅导员的经历,让他获得了去河北省的一所铁路中学教书的机会,“当时大家是不愿意做老师的,大家觉得做老师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毕竟是文革期间,但是我个人觉得挺好的,教书育人,可以有书读,可以学习”,就这样,李春青在铁路中学,一边教书,一边做班主任,一边读书。


20岁,是大多数人求学的年纪。对李春青来说,20岁,是他初为人师的时候。这段经历,让做老师成为李春青一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1985年,李春青考入北师大,成为童庆炳老师的研究生,随后留在师大任教。在高校任教和在中学的方式、理念上出现了很大的区别。这里他特别提到了导师童庆炳老师,“我受导师影响也很大”,“童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特别负责任,也特别关怀,谁有困难他都会热心的帮助”,同时在学业上要求很严格,读什么书,怎么写文章,都是手把手的交”,他停顿了一下,又缓缓说:“在老师的身上真的学到了很多”。师恩难忘,而对老师最好的纪念便是将他的教育理念传承下来,后来李春青自己带研究生,成长成为骨干教师,不论工作多繁忙,学生在他心中都是第一位的。


除了热爱,李春青更是享受,这份享受是精神上的愉悦,是来自学生成长的惊喜带给教师职业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学生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时。在接受优秀老师的教育熏陶后,李春青也慢慢成长为自己老师的模样,享受教书,享受育人。



20180719153200406160907680.jpg

(李春青接受采访)


“现在,我想做一名老先生”


李春青说,现在他更想让同学们觉得他是一个老先生。原来在做初中老师时,教学相对严厉,因为铁路中学的学生主要都是铁路工人的子女,而铁路工人天南海北哪儿都有,学生流动性大,都比较调皮捣蛋,不好管。严厉的教师角色让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养成敬畏和尊重的习惯。当然,严厉并不意味着生疏和抗拒,在后来李春青考上大学离校的时候,校方找了一辆卡车送他到市里的火车站,他的学生便在校门口目送,有的同学甚至追着卡车在跑。那个时候,他是年轻而又高亢的,是热血而又青春的。


等到进入高校做老师,并逐渐成为骨干教师时,严厉管教的方式不再适用。李春青回忆说,在刚开始带硕士生和博士生时,大家年龄差距没有很大,有些在职考过来的学生本身就已经是教授了,这个阶段大家更像是朋友,在一起聊生活,学习等等话题皆可,亦师亦友是这个阶段的教学状态。


现在随着80后、90后同学的加入,师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今年有一个90后的博士毕业了”,李春青不禁感慨道,“现阶段就是想让他们感觉我是一个比较宽厚的老先生,我对待学生们也像对待子女一样,不再是像以前亦师亦友的感觉,现在方式不一样,但总体而言关系都很不错”。


在成为“先生”这件事情上,李春青是锲而不舍的。近年来,在给本科生开设的全校通识课“中国古代士人与文化”上,教学中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人格风范,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不仅自己做“先生”,还要让“先生”的品格感染到更多人。


党员,是一种信仰


1987年,李春青加入中国共产党。谈起自己的入党动机,他很明确,也很单纯。因为父母、姑姑等长辈都是党员,李春青从小就对“党员”二字倍感亲切。他对党的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曾经的苦难到今天的成绩,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当时,李春青看到那些优秀的人,比如自己的老师,学界的前辈,大部分都是党员。在他眼里,共产党这个组织集聚了很多卓越的人,入党之后他坚信自己能够见贤思齐,更好的鞭策自己进步。如果说教师是一份职业,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方式,那么党员的身份,对李春青而言,就是政治信仰的表达,也是一种约束。


“我高度认可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句话的背后是李春青对马克思主义系统全面的了解。初到北师大的李春青教授的便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课程,在当知青时担任理论指导员的经历,也让李春青有更多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机会。下乡劳动之余,列宁的《国家与文明》《帝国主义论》等书籍都被他翻过一遍又一遍。


“当你阅读大量的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的社会主义著作后,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一个系统中去理解,你才能了解到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思想者的伟大”,李春青感叹道,“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个思想家能超过马克思的世界影响力。”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是李春青对师大学子的寄语,“希望大家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谨慎对待,在充分分析、考虑和谋划后才能取得成功”

TOP
Baidu
sogou